经过近两年的洗牌调整,光伏行业已有触底反弹趋势,但也仍面临诸多难题,还需时间解决。
对于已经逝去的2014与拉开帷幕的2015,光伏行业中能说能写的实在不少。若问2014的光伏圈的热点话题是什么,以下这些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10GW还是14GW?
从年头到年尾似乎都在围着10GW与14GW打转。年初是因为不确定光伏装机目标,而年尾是不确定目标的完成度。
国家能源局6月中旬称,已在近期召开了光伏发电建设和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2014年一定要完成10GW的增长目标,并且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而在2月份国家能源局33号文件中确定2014年光伏新装机容量要达到14GW,其中分布式占8GW,地面电站6GW。而分布式8GW的占比,又令业内争执了许久。
想必大多数人跟小编一样,很久才搞清楚10GW与14GW的目标虚实。原来之前说14G瓦的目标是一个备案目标,并不是最终要完成的数据。
到年底来看,10GW的目标似乎比较明智。至于14GW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于12月25-26日在北京提前召开,与以往不同,国家能源局在201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报告中不再设定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等具体发展目标和额度。
光伏空调:噱头炒作or技术储备新潮流
在今年,董明珠也无意间成了光伏界的大人物,格力更是成功博得光伏业内眼球。2014年3月12日,王健林和董明珠这两位大名人共同出演的广告亮相央视,主推格力中央空调新品: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其宣传亮点是 不用花电费的中央空调 。10月15日,格力电器在第116届广交会上展出光伏系列新品 光伏增焓多联机,继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后,又一款家用光伏增焓多联机问世。
紧随其后进入太阳能空调市场的是美的。美的高调宣布全球首台Q-HAP太阳能空调在该公司诞生,产品已经通过国家相关技术及安全检验,开始投放国内市场,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格力、美的分别于12月8日和15日宣布其第一批太阳能空调下线,分别进入美国和国内市场销售,欲通过太阳能空调提升在行业的核心科技地位。
听上去真是个不错的创新。
在中央空调行业,一直以来,中央空调都是众所周知的 电老虎 ,其运转耗电量极其巨大。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占到全社会能源总消费量的27.45%,而在建筑能耗中,中央空调和采暖的能耗大约占到65%。如何让中央空调大幅降低能耗、提升能效,甚至是变消耗能源为创造能源,是一个缓解公共电网压力、关乎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不得不说,光伏空调确实迎合了 潮流 。光伏技术的引用似乎也能让空调行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太阳能空调在技术、价格、安装和使用等方面的现制,根本不具备现实的市场价值,是企业竞争下出现的畸形的、概念化的产物。例如格力的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保证该系统收益的前提是在确保得到国家补贴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其次是光伏系统和离心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有一定的保障,而目前中国光伏系统的质保期基本上做不到25年,往往3至5年便需要运行维护,设备质量问题堪忧,这无疑是对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的最大挑战。
晶硅还是薄膜?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晶硅:2013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主流产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市场份额与2010年相比没有变化,仍占据高达82%的比例。而且全球已建成或在建太阳能电站也绝大多数以晶体硅电池为主。全球十大光伏组件制造商中,仅有一家为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但是,传统硅晶电池由于由硅晶体组成,电池主要部分易碎,易产生隐形裂纹,大多有一层钢化玻璃作为防护,造成重量大,携带不便,抗震能力差,造价高,效率或多或少降低。晶体硅电池成本的下降也有限。
薄膜:薄膜太阳能的拥趸也有不少。 未来十年薄膜技术必将取代多晶硅光伏电池 这个豪言是 薄膜代言人 李河君喊出来的,而他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推广薄膜太阳能。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这样 放言 了, 太阳能领域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 成为中国最大薄膜制造商 都出自他之口。薄膜电池具有重量轻、厚度薄、可弯曲、易携带,薄膜发电无污染、低耗能、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与此同时,薄膜组件价格又相对昂贵、低效,比起主流晶体硅电池技术来难以图利。
在这一个论上,在2014年还引发了一场 战争 。汉能员工致保利协鑫的朱共山 严正声明书 ,炮轰其 不道德 ,而朱共山针对此公开信随即作出了回应。此事的起因就是9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 2014光伏领袖峰会 上,保利协鑫和英利集团两位高管力撑晶硅,直指薄膜路线薄弱之处。但是汉能董事长李河君力挺薄膜的事又被业界认为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颇有 一山不容二虎 之势。
小编以为,晶体硅电池技术与薄膜电池技术只是光伏在不同时间段自然产生的不同技术路线而已。虽有前后关联,却无必然的取代与否与继承关系。它们各有优势。光伏行业也更应该呈现的是百花齐放的一种良性竞争态势。不过,似乎经过朱共山与汉能员工公开信一事,大家都更懂这个道理了呢。
巨亏英利赞助世界杯,值不值?
从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以来,中国企业从未在世界杯赛场上隆重亮过相。作为 巴西世界杯 惟一的中国赞助商,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标志却继 南非世界杯 之后,再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但是,与之大手笔相对应的是,英利身负20亿巨债。
连续两届赞助世界杯,世界杯80年历史上第一家光伏企业、第一家中国企业,特立独行的营销策略让中国英利赚足了眼球,也引来不断的质疑,新能源企业大手笔赞助世界杯值吗?
不值:在光伏企业利润普遍下滑的年代,英利身负巨债却四年一次的往世界杯豪掷真金白银。南非世界杯上,有消息说,苗连生的代价的2亿人民币。而在赞助的前一年,英利却是处于亏损状态的,而且是亏损4.6亿人民币的情况。至于2014巴西世界杯,观其2013年财年,在同行纷纷扭亏为盈的财报面前,英利巨亏20亿人民币。巴西世界杯开始至今,美国上市的英利,股价从3.1美元上升到接近4美元,与此同时,其连续多年的亏损状态并没有出现赢利的迹象。
值: 世界杯是全球关注度最高的一个国际赛事,成为赞助商可以借力传播英利的品牌。而且和其他大品牌比肩赞助世界杯,代表了公司的品牌与实力。 对英利来说,赞助巴西世界杯,醉翁之意不只在酒,赛场上的广告牌和电视转播中的汉字后面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占有率。当地时间6月27日英利表示,在成为世界杯历史上首家零排放赞助商之后,其将为巴西最大的光伏停车场项目提供500KW太阳能组件。而且,向全世界推广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这一事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题外话,据说,苗连生本人是个铁杆足球迷。
据业内估计,英利这场 秀 的代价约8000万美元,将近5亿元人民币。
双反潮?
2013年的欧盟双反才令中国光伏企业元气大伤,刚喘口气,争端又来了,而且是接二连三。
2014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 双反 )调查,同时对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12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华输美光伏产品 双反 调查终裁,认定中国大陆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中国大陆厂商的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台湾地区厂商的倾销幅度为11.45%至27.55%。这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第二次 双反 。
5月14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4年5月22日,印度对原产于中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作出反倾销终裁,涉及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税在0.64-0.81美元/瓦之间。
随后,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已向欧盟官员提供诸多文件,包括1500份中国光伏企业的低价计划,这些报价低于中国和欧盟委员会所达成的最低价格水平。如果指控坐实,有可能导致欧盟终止价格承诺协议,重新实行对华太阳能产品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据悉,EU ProSun曾在9月份提请过对中国太阳能面板商的调查。而在EU ProSun12月12日提出申请之后,欧盟委员会决定重新对中国太阳能玻璃的进口进行调查。
12月5日,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宣布,正式启动对来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产品 反补贴、反倾销 调查。被调查产品是: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和层压件,包括其他共同运输或包装的层压件;由非晶硅、碲化镉或铜铟镓硒制造的薄膜晶体硅产品。申请人指控的反补贴调查期为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
有人说美国第二次双反只是 纸老虎 ,也有人说双反是对未来能源资源的竞争,双反争端渔翁得利。如果说美国再次祭出"双反"是报复之心,那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中国光伏出口量并不大的地方大概出于贸易保护主义。好在 吃一堑长一智 ,如今的中国光伏企业淡定了许多。对于双反的讨论有很多,出发点、影响、税率等等,都是关注的焦点,只是,中国光伏所要面对的贸易争端是逐渐平息还是会更多?
李河君:首富?
在光伏业内, 最具话题性人物 恐怕非李河君莫属了。业界评价两极分化,支持的一派认为他有前瞻性、敢想敢干、充满激情,更多的却认为其是 白手套 、 左手倒右手 ,甚至把其当笑话看。
5月, 2014《新财富》500富人榜 出炉。光伏业的汉能控股集团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顶首富,堪称近年富人榜上最大的 黑马 。万达集团王健林、娃哈哈集团宗庆后分别以800亿元、790亿元位列第二、三名。李河君870亿的身家,并无确切算法,连其在汉能集团的控股股份也被外界传闻有两个版本,一种是超过50%,还有一种则是高达97%。
李河君究竟是凭什么超越王健林、宗庆后马云、马化腾等这些人物的? 制服中国武装 665亿身家多少水分 这些质疑从何而来?
有人说李河君是有气魄、有胆识、有远见,也有吐槽其 虚报建设规模违规获补千万 高傲自大 各说各有理。
分布式新政
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敲定201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GW(分布式8GW,地面电站4GW)。这一年不仅光伏业内都围绕着这个新目标努力,国家更是频发政策,电网也积极改进,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
2014年,国家颁布的多项措施包括《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秩序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风力发电场、光伏电站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等等。
而最受瞩目的政策当属《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这一分布式光伏新政。2014年9月4日,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至各省及电力央企。至此,业界期盼已久的光伏新政终于正式签发。
新政最大亮点在于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模式、创新分布式光伏发电融资服务以及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标准和质量管理,还将分布式光伏提高到国家战略意义的层次,为破解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关键制约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短短十五条,对有效解决 协调屋顶难、电费回收难、融资难、商业模式不成熟 等一系列问题,扩大分布式光伏应用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新政一出,立刻引爆光伏圈,不少人士拍手叫好,认为目前分布式光伏建设中遇到的诸如屋顶、融资、电网接入、管理和电力交易等问题将会得到较好解决。只是,略显尴尬的是,作为国家层面高度认可和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式光伏自出生起便是政策宠儿,今年似乎 出师不利 无法完成2014年新增装机目标。于是,政策又被质疑起来
目标虚高,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又远远领先于市场的消化能力 不无道理。
补贴
透过政策来吸引投资、增加装机,是发展能源产业最具体的方式。为对抗气候变迁,许多国家致力于提高再生能源比例,兼以鼓励新产业的发展。FiT是提高安装量极有效的政策利多,往往也能反映市场变化的趋势。
就在国内大谈光伏补贴问题的时候,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缩减补贴了:英政府宣布2015年小型光伏设施FIT补贴费率削减3.5%;奥地利大幅下修太阳能补贴,减幅达8%;瑞士太阳能补贴削减高达23%;德国太阳能补贴也在逐年下降,为什么国外太阳能补贴都在锐减而国内还在喊补贴太少、补贴不到位呢?
据悉,今年仍然有140亿的补贴没有到位,其中国家五大电网公司下属的新能源公司拖欠达到60亿。不过另一方面,目前已有多个省市爆出光伏补贴将不再扣增值税,而且已经交的都会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