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玻璃容器包装行业发展方向的重点思考
鉴于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的验证成本极高,对国内本行业的发展应有正确的发展理念作指导,应紧扣加快本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题。着眼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着力提升行业的基础能力建设。
当今国际上已经进入工业4.0、国内的“互联网+”时代,向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两化融合的制造业迈进,必须有大数据的强力支撑。
笔者建议以“国际化的视野,开放的意识,系统工程思维”的创新观念,来思考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的发展路径或许是必要的。
笔者处于对玻璃容器(瓶罐)整体发展水平的担忧,以危机意识理念的视角出发,处于对国内玻璃容器(瓶罐)发展路径的理性思考,以寻求行业自我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笔者思考并提出的个人不成熟见解,可设想为如下几点:
── 思考的方向(1)
1.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在发展方向,以借鉴欧美成熟经验和发展模式。走高效能的大型化的发展路径。
2.在产业集中度上,重点培育能与世界同行业发展气势水平相当的龙头企业。例如,发达国家的阿达ARDAGH、发展中国家印度的HNG、泰国的BGI等。
建议这些案例,可作为国内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发展模式或发展方向的借鉴之一。
── 思考的方向(2)
着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玻璃包装容器(瓶罐)企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应着力倡导“窑炉大型化+一窑多线多模腔”的发展理念和国际上欧美国家高效能的发展路径。例如:成型机的“多段多滴”(含大中心距机型)、大宗量产品选用串联机组合等技术装备措施。此可视同为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之一。
── 思考的方向(3)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实施,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这种资源消耗型行业的转型,可适度考虑以“走出去”的发展思维,思考如何向周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去转移。尤其是要探索向我国西南的东南亚地区、东北的远东和中亚等地区转移。
这些国家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电力和劳动力等资源的优势(原则要尊重民族和宗教以及当地税收)。从而减少本行业对环境污染的压力。
── 思考的方向(4)
1.国内市场产品质量标准需求高水平(例如 化妆品瓶、特种包装用的小型瓶)的玻璃包装容器(瓶罐)企业,在产能规模上可考虑“小而精、小而专”的发展模式。
2.国际上有多家这种成熟发展路径典型的案例支持。例如,法国的 S·W GLASS“两个极端”(最大+最小)的产品发展战略;例如,法国P·S GLASS 高精级的产品和德国的H.NZ GLASS 等国际知名玻璃包装容器企业的精细化产品。并以此作为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发展的参照路径。
── 思考的方向(5)
推进玻璃包装容器(瓶罐)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在“人少人精,高效率”的理念原则指导下,着力减少人员,从而达到的高效率、高收益率的目的。
1.大宗量的玻璃包装容器(瓶罐),以倡导效率优先的发展路径。即倡导以窑炉大型化下的“一窑多线多模腔”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重点又科学地注重系统设备的合理匹配与性能配置上的优化组合。例如啤酒瓶、各种软飲料和食品包装瓶罐,以及其它玻璃包装容器(瓶罐)类等的高效率生产体系。
2.小批量多品种的独特玻璃容器(或特种瓶罐),因为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以逐步选用智能机器人操作的方向迈进。或许也将是这种独特玻璃容器企业必须走向正确的技术发展路径。
── 思考的方向(6)
玻璃包装容器(瓶罐)产业在企业管理和系统设备的装备方面,无论是局部生产线改造或新建工厂,都应以“系统工程思维”的理念来安排。而每一个生产环节又是一个“单元系统工程”(Unit system engineering stem)。
1.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过程的智能化融合。着力发展高智能化的ERP管理模块化的管理体系。
2.推进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着力发展高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并思考系统设备的合理匹配和性能配置的优化组合。例如智能化的配料、窑炉匹配的生产线、成型的系统设备、产品检验包装的智能化等。
── 思考的方向(7)
1.提高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着重于企业品牌和质量品牌建设。聚焦本行业的重点,攻克难点,实施稳步推动的发展理念。
2. 理念决定着行为,在国外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横向均匀,纵向稳定(Uniformity Transverse,Stabilization Lengthways)的生产理念,已经深入地贯穿在生产全过程。国内的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应该思考并实践经验。建议把这种生产理念作为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 思考的方向(8)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历来是玻璃包装容器行业的短板。鉴于本行业自身属于艰苦作业的客观条件,在如下两个方面应给予适度的重视:
1.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它是企业综合软势力的多年积累与沉淀。大量事实证明,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必定是短命的企业。
2. 国内玻璃包装容器产(瓶罐)业的招工难和技能型人才缺乏的矛盾,将越来越显现或突出。可预见人力资源管理将是制约本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
一是 在“人少人精,高效率”理念指导下,把提高全员素质和培育团队精神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二是 要舍得在智力上的高额投资。要以国际化视野,全方位的强化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训。
四、政策措施要点的思考
1.鉴于玻璃包装容器(瓶罐)产业属于资源消耗型的污染环境的产业。因此,在政策措施上要以“倒逼法则”去推动并实施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思考应把握如下几个重点:
一是 国内玻璃容器(瓶罐)企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窑炉污染物排放必须达标。据笔者所知,欧美玻璃容器生产企业主要采用天然气(或石油液化气)+电辅助+从源头上解决能源消耗和烟气排放的ECO+3R废气处理装置等综合技术措施治理污染物排放。以“倒逼”节能降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压力,使玻璃包装容器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 倡导窑炉大型化。以此,作为淘汰落后产能重要手段。可硬性规定窑炉的年产能应在5~10万吨或更大。倡导“精品长寿窑炉”(适度限定窑炉寿命10年以上)的技术发展方向。并要“严把坚守”这两项政策措施。以此推进本产业进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是 改变能源消耗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以“综合能耗量为单位,所产出的玻璃容器产品个数”为衡量技术进步的重点。促进玻璃容器的轻量化,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容器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
2.建议中国包装联合会,积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检查落实各地执行工信部《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条件》的情况。鼓励玻璃包装容器(瓶罐)产业做大做强,提高玻璃包装容器(瓶罐)生产企业的集中度。对产量小、品种单一、市场狭窄的资源消耗多、污染环境的企业一定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不达标者要限制生产或关停。
3.对轻量瓶生产和提高技术水平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系统设备,要争取国家在税赋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对碎玻璃的回收和碎玻璃处理,这些涉及国家环境保护层面上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必将加大投资力度。在分类垃圾回收方面或效仿发达国家有序回收的做法。除此之外,建议玻璃包装容器(瓶罐)行业也应积极争取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植。从而促进玻璃包装容器(瓶罐)产量大的企业或地区,建成专业的碎玻璃处理工厂,保质保量提供合格的碎玻璃原料。
5.提倡综合利用的原材料。如:有益于提高玻璃熔化效率和质量的尾矿等可以综合利用的玻璃原材料。
6.加强市场监管,对产品质量检测不合格的企业,应建立停产整改制度,整改不合格的不允许继续生产,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